嘿,同袍们!是不是常遇到汉服穿起来紧绷绷、抬手像 “拜年”、转身变粽子?别怪版型,可能是你的放量没算对!汉服和时装不同,讲究 “余量之美”,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清楚:放量到底怎么算?怎么实操?保你看完秒变 “人间尺精”!

 


 

一、什么是放量?汉服为啥要 “加肥”?

 

放量简单说就是实际尺寸比你身体净尺寸多出来的部分。比如你胸围 80cm,衣服做成 100cm,那放量就是 20cm。

 

古人穿衣追求 “松阔有致”,既要活动自如,又要线条飘逸。现代汉服复原这种精神,所以 ——
 胸围放量:保证抬手、弯腰不绷线;
袖长放量:让袖口垂出 “仙气感”;
 衣长放量:坐下时衣摆不往上跑。

 


 

二、核心公式:放量怎么算?

 

别慌!公式超简单,记住两个关键点:

 

基础放量 = 净尺寸 + 活动量 + 风格量

 

  • 净尺寸:用软尺量身体最细 / 最粗处的围度(比如胸围、腰围);
  • 活动量:建议至少加 4-6cm,大幅动作需加 10cm+;
  • 风格量:追求飘逸?再加 5-10cm!

 

 举例实操(以胸围为例)

 

假设你净胸围 80cm:

 

  • 日常款:80 + 6(活动量) + 4(风格) = 90cm(放量 10cm);
  • 礼服款:80 + 8(活动) + 12(飘逸感) = 100cm(放量 20cm)。

 


 

三、不同形制的放量参考表

 

形制 胸围放量 袖长放量 注意事项
唐制齐胸 10-15cm 袖口≥30cm(垂坠感) 裙头需宽松,否则易下滑
宋制褙子 8-12cm 袖长过指尖 5-10cm 衣长建议过臀,防坐下缩腰
明制马面裙 腰围 + 5cm 即可 无袖 裙门要对准前中线!
明制长袄 15-20cm(需加内搭) 袖长过指尖 10-15cm 袖根要宽,否则抬手变 “蝙蝠侠”

 


 

四、避坑指南:常见放量翻车现场

 

放太大:胸围放量 30cm?穿出 200 斤效果!
 解法:日常款放量不超过 20cm,否则像偷穿大人衣服。
汉服 “放量” 计算:公式与实操(如胸围、袖长)

 

 袖长不够:琵琶袖刚过手腕?端茶杯秒变短袖!
 解法:袖长至少过指尖 5cm,琵琶袖建议 10cm+。

 

忽略面料弹性:涤纶放 5cm 够?洗完缩成紧身衣!
解法:棉麻类预留缩水率(5%),真丝类加防勾丝量。

 


 

五、懒人包:3 步搞定放量

 

 软尺量净体:站直放松量最凸处(胸围 / 腰围);
 套公式加量:净尺寸 + 活动量(6cm 起)+ 风格量;
 对照形制表:查上表调整,特殊形制问商家!

 


 

六、高阶技巧:放量也能 “显瘦”

 

微胖姐妹别慌!放量不是越大越遮肉 ——
胸围:放量 10-15cm 足够,过大反而显臃肿;
 腰线:齐腰裙放量 5cm 即可,勒出曲线更显瘦;
 袖根:胖手臂选宽袖根(≥28cm),抬手不勒肉。

 


 

结语:
放量是汉服的 “灵魂密码”,掌握它才能穿出风骨与飘逸!下次买汉服前,掏出软尺按公式算一算,从此告别翻车~

 

 互动时间:你曾因放量翻过车吗?评论区晒出你的故事!
(附:常见形制放量示意图↓ 欢迎存图参考)

 

#汉服放量# #汉服定制# #汉服穿搭攻略# #国风爱好者#